本文共 661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2 分钟。
本系列会介绍OpenStack 企业私有云的几个需求:
作者注:本文原文发表于 ,编辑魏伟。
谨以此文作为本系列文章的阶段性收尾。继前几篇文章讨论了用户对 OpenStack 的各种需求之后,本文将讨论 OpenStack 的商业模式,并以 Mirantis 的商业模式为例,与 Red Hat 的商业模式做对比。本文中的观点谨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。
OpenStack 到目前为止的主要成果,是借助社区的力量,实现了类似于 AWS 和 VMware 这样的的云管理系统,当前它主要是部署在私有云或者小规模公有云环境中。就像我在 一文中所述,这种云操作系统本身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,毕竟 OpenStack 作为该领域内的后来者,它在过去的这一阶段中主要还是扮演追赶着甚至模仿者的角色。因此,它所实现的功能基本上都能在 AWS 和 VMware 中找到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功能,甚至还没它们实现得好。
那有人就会问,OpenStack 的价值到底在哪里?我个人认为,OpenStack 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开放性和标准化的 API,原因主要包括:
(1)开放性带来了如下几样东西,它们都是OpenStack 在过去和将来发展所离不开的基石。
(2)标准化的 API 带来了与 OpenStack 集成的便捷性和低成本。
OpenStack 作为云解决方案,它区别于虚级化方案比如 VMware 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有方便易用全面的 API;区别于公有云的一些显著特征是它的 API 是标准开放的。不管是哪个厂商提供的,只要是基于 OpenStack 的,那么它所提供的 API 都是一样的。这会带来几个好处:
OpenStack 目前这种松散的社区组织形式,也给其带来了一些困扰甚至阻碍,主要有:
毋庸置疑,当前以及将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,OpenStack 的定位在私有云,或者中小型公有云。私有云这一块,它又可以大致分为几种类型:
类型 | 说明 | 给客户的价值和影响 | 对 OpenStack 供应商的价值和影响 | 目前的状态 |
客户自己弄的私有云 | 客户自己组织团队,自己搭建和维护 OpenStack私有云 | 对于搞得定的客户,价值显而易见,它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;对于搞不定的客户,则会陷入泥潭不可自拔。 | 无论成功与否,都会产生示范效应,以及跟风效应,这都会对供应商产生某种程度的压力或助力。 | 在某些行业,比如互联网和电信行业,有成功案例,但是大都不可复制。 |
供应商提供的非托管的私有云 | 这是传统的私有云。供应商按照客户需求部署云以后,由客户自行维护。 | 客户搞得定的话,这是一种挺好的模式,安全性有保证,也能带来灵活性; 客户自己搞不定的话,就会说 OpenStack 不好,其实,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,或者低估了OpenStack的复杂性。 | 对于失败案例,其实这也是客户的自我教育阶段,这种事情多了以后,供应商们的事情甚至更好做了,因为这些客户提供了反面教材。另外,现在 OpenStack 已经不怕唱衰了。 另外,供应商也可以提供培训,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,和客户一起实现双赢。 | 目前这应该是主流,但将来应该不是主流;这种模式下,供应商们难赚钱,客户的反馈也是好坏参半。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,需要双方携手度过。 |
供应商提供的托管私有云 | 供应商按照客户需求部署,供应商代为运营 | 客户可以专注于使用托管的OpenStack带来的业务价值 | 如何解决客户信任问题,因为托管是需要拉根线进客户机房的,这一方面需要从技术层面解决,另一方面需要从客户关系层面解决。 | 目前还不是主流,但是个人认为长期来讲这应该是主流。对客户来说,专注于使用服务;对供应商来说,专注于提供服务。而且,服务本身,也是供应商的差异化所在。 |
供应商提供的专有云 | 供应商在自己的机房中部署和管理的隔离的私有云,客户远程使用 | 对于自己没有机房的客户,这是一种可行的模式,但是费用相对较高 | 对于无法接受前两种形式的客户,这一种是可行的;在国外目前比较流行,但是国内却不怎么流行。 | 在国内,当前和将来都应该不是主流,而且市场应该不会太大。 |
OpenStack 的前景毋庸置疑,但是 OpenStack 供应商们怎么才能赚到钱,却是一个问题。作者给 OpenStack 供应商们的建议是:
RHEL 在发行的时候,有两种方式。一种是二进制的发行方式,另外一种是源代码的发行方式。无论是哪一种发行方式,用户都可以免费获得(例如从网上下载),并再次发布。但如果你使用了他们的在线升级(包括补丁)或咨询服务,就必须要付费。
RHEL 一直都提供源代码的发行方式,CentOS 就是将 RHEL 发行的源代码从新编译一次,形成一个可使用的二进制版本。由于 LINUX 的源代码是 GNU,所以从获得 RHEL 的源代码到编译成新的二进制,都是合法。只是 REDHAT 是商标,所以必须在新的发行版里将 REDHAT 的商标去掉。
Reh Hat 对这种发行版的态度是:“我们其实并不反对这种发行版,真正向我们付费的用户,他们重视的并不是系统本身,而是我们所提供的商业服务。” 所以,CentOS 可以得到 RHEL 的所有功能,甚至是更好的软件。但 CentOS 并不向用户提供商业支持,当然也不负上任何商业责任。
作为现阶段最好的 OpenStack 初创公司,Mirantis 走的正是Red Hat 这样的开源之路,将两个公司对比一下:
比较项 | Red Hat | Mirantis |
公司性质 | 1993年成立的 Linux 服务商 | 2011年成立的 OpenStack 服务商 |
对开源社区的贡献 | 最多 | 最多 |
收费模式 | 依靠订阅模式收费的服务模式 | 订阅服务模式,提供包括部署、支持、培训等在内的服务 |
专业性 | 领域内最强 | 领域内最强 |
产品 | 针对普通桌面用户的免费的 Fedora;以及面向开发者免费和针对企业用户的收费的 RHEL | 面向开发者免费的 Mirantis OpenStack Express;以及针对企业用户收费的 Mirantis OpenStack 商业版 |
商业生态 | 领域内最强 | 领域内最强 |
用户 | 60% 企业级 Linux 市场占有率 | 包括NASA在内的众多著名企业客户 |
但是大家的问题都是一样的,那就是,Mirantis 能复制 Red Hat 的成功吗? 其答案,我们都不知道,我们都拭目以待。但无论如何,Red Hat 的成功经验,对包括 Mirantis 在内的所有 OpenStack 服务商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。
参考链接:
本文转自SammyLiu博客园博客,原文链接:http://www.cnblogs.com/sammyliu/p/5500723.html,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